沈帥青:活化考試制度 讓學童全人發展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8/10/04 00:10

分享:

分享:

作者Facebook專頁

本港莘莘學子自小一起便需不斷考試,新加坡卻將陸續取消小學及初中考試。考試制度久被詬病過於偏重背書,各地皆循社會現實需求改革考試制度。

新加坡教育局將在明年起,取消小二學童的年末考試,及小一至二的所有計分評估。中一生的年中考試將在明年起取消,當局亦將在2021年底前,陸續取消小三、小五及中三的年中考試。據當地教育局長王乙康,有關措施旨在減少考試導向、減輕學生的考試壓力,協助他們發現學習的樂趣,從而培育成終身學習者;減少考試所騰出來的時間,亦可供學生在升班之際掌握更多新知識。

除新加坡外,蘇格蘭早在2013年實施新學制「課程卓越計劃」(Curriculum for Excellence)。該制度下,16歲以下(即截至中學第三年)的學童不需考試,時任教育大臣Michael Russell表示過多考試令教育變得狹隘,犧牲了學生在音樂、戲劇、體育及社區服務等方面的時間及造詣。

當下兒童屢被指高分低能,與考試制度難脫關係。英國伊頓公學前校長Tony Little曾指,各地考試制度自維多利亞時代以來,基本上無甚改進,一般皆是學童久坐桌前溫書、背誦知識,對日後工作欠缺實用價值,因職場更看重與他人合作、溝通等軟技能。

教育制度僵化,不但扼殺兒童全人發展,更是壓力的一大來源。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調查發現,本地約每7名小學生有1人呈抑鬱徵狀,推算全港有超過3.3萬名小學生的抑鬱傾向達到臨床水平,嚴重至需要接受輔導和治療。

本港部分學校已開始減少考試、並改革評核方式。例如,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(坪石)自前年起陸續取消小一及小二考試,佛教慈敬學校則在小一設有多元化進展性評估,由學生日常在課堂的表現作評估,但不設總結性評估(即以紙筆測考評估學生能力)。

浸信會天虹小學保留每年3次總結性評估,但將其比重下調至7成,剩餘3成由進展性評估替代,例如教師帶學生到超市進行分組競賽,要求他們在短時間內找到指定貨品、查看以英文列出的食物營養標籤,再將所列出的營養價值數字加起來,一次過為數學、英語及體育進行評估。

無論新加坡抑或蘇格蘭,皆非全面取消考試,因正式考試確有其存在的必要。外地乃至本地部分校園,重視學童全人發展,並按現代社會實際需求改革考試制度。本港教育界當局應設法減少學童壓力,更有效益地學習、裝備自己應對日益複雜的世界。

外地改革考試制度

  • 台灣︰2014年實施「十二年國教」,國中生可透過免試入學升讀高中,不設入學門檻或條件,只要報名高中的學生人數未超招生名額,就全額錄取;若報名人數超過招生名額,則參考學生多元學習表現,決定是否錄取。
  • 澳洲︰新南威爾士教育部今年5月宣布,將棄用統一考試NAPLAN(National Assessment Program - Literacy and Numeracy),改用小型、針對個人情況的評估方式。
  • 美國︰哈佛大學針對幼稚園及初小學童,實施名為Project Spectrum的另類評估方式,例如藉玩模型、用紙板說故事等,判斷學生學習能力。

撰文 : 沈帥青